close
張子樟﹙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授﹚
在我們憂心童年消失、童年死亡的年代裡,細讀杜瑞爾的《追逐陽光之島》後,感慨特別深。人生長在不同的時空裡,未來似乎在出生的剎那已經決定了一半,另一半有待後天的抉擇。要繼續善用有利的既有條件,成就一番事業,還是耽溺於享樂,追求上天賜予生命的一切?依據杜瑞爾的坦率告白,他的生命歷程令人既嫉妒又羨慕,恨不得取而代之,因為他充分利用他的稟賦,享受了人生,又功成名就。

雖然杜瑞爾的父親早逝,但富裕的家境卻提供了比一般人更多的選擇。故事一開始,大哥賴瑞不停埋怨倫敦的陰沉天氣,堅持要「善體人意」的母親搬到陽光普照的 地方。於是一家人便賣掉房子,帶著可觀的家當,遠離家鄉,奔向當時絲毫未受文明科技汙染的科孚島,讓杜瑞爾整日徜徉在大自然中,與動植物為伍,加上他異於 他人的天賦,終於造就了一位不同凡響的奇才。

杜瑞爾一生遇到的盡是貴人。他那近乎放任的母親是位懂得收放自如的長輩。她不太計較子女放肆的言辭,但會選擇性的介入。她堅持要與女兒瑪戈去赴土耳其男友的約會,才沒釀成不可收拾的後果。在本書將結束時,她不贊成賴瑞隨性邀請七八個朋友住到家裡來(在母子激辯中,我們同時也發現賴瑞浪漫式的任性與無賴)。我們沒把握這位「果決」的母親是否能苦撐到底,但至少有所堅持,而不至於全無主見。

賴瑞雖然有時近乎無賴,但並沒忘記長兄的職責。他引介好友喬治來教杜瑞爾。地理、英文、法文、數學、自然史喬治一人全包。獨特的教法讓這位未來的奇才大開眼界:「喬治嚴謹地教導我如何觀察,並將觀察結果作成筆記,……可以學得更快,記得更牢。」在地理課添加較多動物學的色彩,使得教學更加生動。戶外課程使這位天生對大自然充滿好奇的孩子更能領會廣袤之美。師生共浴於海中,論古談今,這種學習方式怎能忘懷?在喬治別墅巧遇席爾鐸,使得杜瑞爾對昆蟲的認識更上一層樓。周四兩人共進下午茶,席爾鐸傾囊相授,毫不藏私,這種福氣杜瑞爾一人獨享,當然讓他感動莫名。


整本書到處都是大自然生命的展現。讀者閉著雙眼,讓剛剛在眼前出現的文字,化成一幅幅美麗的畫面不斷浮現在腦海裡。四季動植物的消長榮枯,人世間的喜怒哀樂,一一呈現在這小島上。熱情島民的慇勤招待加上博學同胞的熱心指導開啟了杜瑞爾的潛能。他的珍貴童年歲月記憶轉化成他日寫作的動力,也因此讀者才有機會重訪科孚島,見識到什麼樣的童年歲月才是值得我們響往的。既便我們無法親臨科孚島,分享杜瑞爾家族的不可思議的美妙生活,至少可以藉由文字與插圖,臥遊他們那段夢幻般的日子。我們終於發現,我們最需要的就是大自然這本大書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dincorf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